1935年1月15日至17日,中共中央此召開了遵義會議。這次會議是在極端危機的曆史關頭,在中國共產黨同共產國際中斷聯係的情況下召開的,獨立自主地糾正了錯誤領導,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,挽救了黨,挽救了紅軍,挽救了中國革命,是中共曆史上的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,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。會址是國民黨25軍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邸,現按原狀陳列布置。
1935年1月15日至17日,中共中央此召開了遵義會議。這次會議是在極端危機的曆史關頭,在中國共產黨同共產國際中斷聯係的情況下召開的,獨立自主地糾正了錯誤領導,...
1935年1月15日至17日,中共中央此召開了遵義會議。這次會議是在極端危機的曆...
新的遵義會議陳列館改擴建總建築麵積為19054平方米。陳列館通過體驗性設計和情景規劃,使參觀者進一步了解遵義會議召開及其前後的全過程、體驗長征文化。重點突出遵義會議的鮮明主題及紅軍長征轉戰貴州的光輝史跡。充分利用現有資料和技術的同時,廣泛征集文物、圖片,采用油畫、雕塑、展板、影像等多種形式,運用三維等身幻影成像、多媒體半景畫、電子觸摸書籍等先進展陳技術手段進行展示,大大增強了展覽的吸引力和感染力。
新的遵義會議陳列館改擴建總建築麵積為19054平方米。陳列館通過體驗性設計和情景規劃,使參觀者進一步了解遵義會議召開及其前後的全過程、體驗長征文化。重點突出遵義...
新的遵義會議陳列館改擴建總建築麵積為19054平方米。陳列館通過體驗性設計和情景...
中共紅軍長征攻占遵義後,紅軍總政治機關駐在遵義天主教堂。在此期間,總政治部開展了一係列革命活動,宣傳群眾、組織群眾、武裝群眾,播下了革命火種。毛澤東、張聞天、周恩來等在天主教堂內向紅軍幹部傳達了遵義會議精神。遵義天主教堂始建於1866年,為法國傳教士修建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1984年鄧小平題寫了“紅軍總政治部舊址”八個大字。
中共紅軍長征攻占遵義後,紅軍總政治機關駐在遵義天主教堂。在此期間,總政治部開展了一係列革命活動,宣傳群眾、組織群眾、武裝群眾,播下了革命火種。毛澤東、張聞天、周...
中共紅軍長征攻占遵義後,紅軍總政治機關駐在遵義天主教堂。在此期間,總政治部開展了...
紅軍烈士陵園位於遵義市鳳凰山上。1953年遵義市人民政府在小龍山修建紅軍烈士公墓。同時把遠近聞名的“紅軍墳”從桑木椏移到小龍山。1986年10月15日,國務院批準遵義紅軍烈士園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。
紅軍烈士陵園位於遵義市鳳凰山上。1953年遵義市人民政府在小龍山修建紅軍烈士公墓。同時把遠近聞名的“紅軍墳”從桑木椏移到小龍山。1986年10月15日,國務院批...
紅軍烈士陵園位於遵義市鳳凰山上。1953年遵義市人民政府在小龍山修建紅軍烈士公墓...
1935年1月初的第一次戰役,紅軍組成了1935年2月,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二渡赤水,回師黔北,殲滅黔軍四個團,攻下婁山關,揭開遵義大捷的序幕,贏得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巨大勝利,展示了遵義會議的曙光。從此,紅軍戰鬥過的婁山關,便成為黔北著名的革命紀念地。
1935年1月初的第一次戰役,紅軍組成了1935年2月,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二渡赤水,回師黔北,殲滅黔軍四個團,攻下婁山關,揭開遵義大捷的序幕,贏得長征以來的...
1935年1月初的第一次戰役,紅軍組成了1935年2月,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二...
位於婁山關口小尖山西側山埡,鋼筋混凝土建造,通高11米。雕刻有婁山關戰鬥中紅軍將領、戰士、遊擊隊員躍馬橫槍,攻克天險的英雄群像。
位於婁山關口小尖山西側山埡,鋼筋混凝土建造,通高11米。雕刻有婁山關戰鬥中紅軍將領、戰士、遊擊隊員躍馬橫槍,攻克天險的英雄群像。
位於婁山關口小尖山西側山埡,鋼筋混凝土建造,通高11米。雕刻有婁山關戰鬥中紅軍將...
1985年,為紀念遵義會議五十周年,遵義縣政府在婁山關東北側石岩上製作了大型摩岩石刻“婁山關”。“婁山關”三個字是中國著名書法家舒同題寫的。摩岩全長11米,字徑2.3米,筆力雄渾遒勁,陰刻描紅,輝映於雄關青鬆間格外醒目。
1985年,為紀念遵義會議五十周年,遵義縣政府在婁山關東北側石岩上製作了大型摩岩石刻“婁山關”。“婁山關”三個字是中國著名書法家舒同題寫的。摩岩全長11米,字徑...
1985年,為紀念遵義會議五十周年,遵義縣政府在婁山關東北側石岩上製作了大型摩岩...